ManBetX体育-手机版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你想知道的全在这

2020/2/24 17:30:33

2020年伊始,一场战“疫”在中国各个地区激烈地打响,导致这场战“疫”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使原本应该热闹的春节变得冷清无比。我们期待这场战“疫”尽快结束。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过程,跟大家做个分享。


不明原因肺炎起因与过程 


2019年12月1日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其发布的论文中,介绍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系列与SARS相似的呼吸系统疾病;

2019年12月8日

武汉卫健委官方通报首例患者发病;

2019年12月20日

稳健医疗取消了在武汉召开的年终高管会议,将现场会议改为阳逻会场和深圳会场视频会议;

2019年12月26日

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向区疾控中心上报了4例反常病例,且4名患者均为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同时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集到了武汉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样本;

2019年12月29日

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向省、市、区疾控中心反映该不明肺炎情况,省、市卫健委组织相关人员到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019年12月30日

有8名人员通过微信群传播不明原因肺炎相关信息,同时湖北省新华医院1名护士出现轻微感染;

2019年12月31日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武汉卫健委当日通报27例“病毒性肺炎”,并表明未明显出现人传人和医护感染的现象;此时华南海鲜市场开始进行大规模消毒;

2020年1月1日

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贴出休市公告,称将进行环境卫生整治,之前因涉嫌散布不明原因肺炎“谣言”的8人被依法惩处;

2020年1月3日

武汉卫健委当日通报44例“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未见明显人传人或医护感染;

2020年1月5日

武汉卫健委当日通报59例“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未见明显人传人或医护感染,并提示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2020年1月6日

国家疾控中心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重症肺炎患者,即刻隔离改造ICU病房;

2020年1月7日

武汉同济医院一名医生感染确诊,当时武汉正在召开两会,未对当日情况进行通报;

2020年1月8日

国家卫健委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为疫情病原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01/19/c_1125483020.htm);

2020年1月10日

当天出现了首个死亡病例;稳健医疗决定,动员全资子公司稳健医疗(湖北黄冈)有限公司唯一口罩车间380人春节期间不休假,生产N95口罩、外科口罩和护理口罩,提前一个月生产了1.09亿只口罩;

2020年1月11日

国家疾控中心向武汉提供PCR检测试剂,武汉卫健委称1月3日以后无新感染病人,且未发现明显人传人或医护感染现象;

2020年1月13日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收到泰国确诊一名中国旅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报告,并援引泰国官员的话表示这名患者正在康复中;

2020年1月15日

国家卫健委专家徐建国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表示763名密切接触者无一感染,如下周无新增病例,疫情或将结束,武汉卫健委当日通报无新增确认病例;  

2020年1月17日

国家卫健委专家以书面报告形式警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和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和无症状感染的风险;  

2020年1月18日

武汉卫健委当日通报4例新增确诊,武汉3家医院共有4名医护人员确诊;

2020年1月19日

国家卫健委通报疫情,并宣布开始下放检测试剂盒,武汉卫健委当日通报17例新增确诊病例,其中武汉协和医院9名护士确认感染;同日,武汉百步亭社区举办“万家宴”;

2020年1月20日

国务院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告知大众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人传人”的现象;武汉卫健委当日通报2日内共有136名新增确诊病例;

2020年1月21日

湖北卫健委当日通报省内72例新增确诊病例;

2020年1月22日

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二级应急响应,省卫健委通报当日省内105例新增确诊病例;

2020年1月23日

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市内交通全部停运,离汉通道全部关闭,实施封城。

后来发展到全国重点疫区省份的重点疫区城市均实施封城、封路,密切接触者需隔离观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截止目前,疫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相关部门、专家以及普通民众的预料,“谣言”成真。

纵观整个事件的过程,本次疫情如此严重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相关部门的不重视。在出现感染患者的初期,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病毒的传播途径认识不到位,未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一再告知民众未出现人传人的现象,且聚集性会议或者活动加剧了疫情的发展;

2.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不到位。此次冠状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华南海鲜市场虽是以海鲜为主,但市场内有不少贩卖野生动物的摊贩,野生动物是大部分病毒的宿主,加之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市场内更是滋生病菌的温床。没有保护措施的野生动物成为了人类餐桌上的“美食”,殊不知病毒就这样从一个宿主到达了另外一个宿主。人类最终自食恶果,伤害了自己。

3.病毒潜伏期长,变异快。从官方每日公布的确诊人数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存在潜伏期感染;患者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不容易确诊。说明病毒在到达人体这个宿主时,产生了变异,适应了人体环境,才开始进行肆虐。

4.春运高峰期的影响。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交通枢纽。根据2019年春运期间的数据显示,40天内汉口站发送旅客就高达550万人次。学生放假,务工人员返乡,游客旅游,过境人员换乘等,使这座城市人员更加密集,从而导致病毒急剧扩散。

5.人体无抗体,无特效药或疫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并无特效药可以治疗,且人体内无抗体,无法与之抗衡。但截至到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

病毒传播过程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刊,最新发表的文章显示,武汉冠状病毒对人具较强的感染能力,且和SARS病毒采用了相同的传播机制。文章较为详细地说明了病毒在人体的传播过程。首先从病毒的基本化学成分来看,其主要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核酸携带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病毒蛋白质是病毒的主要成分,约占病毒总重量的70%,有病毒基因组编码,具有病毒的特异性。但是由于病毒缺少增殖所必须的酶,因此只能进入易感宿主细胞内,由宿主细胞提供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原料,在宿主细胞中完成自我复制。病毒的增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原文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321659395022aaea988f0f8e.html),即以病毒核酸为模版,在DNA多聚酶或RNA聚合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作用下,合成子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并释放到细胞外

病毒的复制一般可以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

吸附: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吸附主要是通过病毒体表面的配体蛋白与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相结合。不同细胞表面有不同受体,它决定了病的不同嗜组织性和易感染宿主的范围。

穿入: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可通过胞饮、融合、直接穿入等方式进入细胞。胞饮类似于吞噬泡,细胞内陷将病毒包进细胞浆内。融合是指病毒包膜融合,包括病毒融合蛋白与细胞第二受体的作用。还有少数无包膜病毒在吸附时某些蛋白质外壳的多肽成分发生改变,从而直接穿过细胞膜。

脱壳:病毒脱去蛋白衣壳后,核酸才能发挥作用。多数病毒穿入细胞后,在细胞溶体酶的作用下,脱去蛋白衣壳释放病毒核酸。

生物合成:病毒脱壳后,进入生物合成阶段,即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环境和物质合成大量的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

装配与释放: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后,在细胞内进行组装,成为成熟的病毒颗粒。并通过宿主细胞进行释放。

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识别的就是人类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而我们的嘴唇、口腔、眼皮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这种细胞有新型冠状病毒对应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病毒通过飞沫等传播途径,接触到被感染者,就会和黏膜细胞进行结合,然后开始侵入人体细胞。进入细胞后病毒开始释放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和宿主细胞自身的核糖体进行结合生成了RNA复制酶,然后RNA复制酶根据病毒自身的RNA生成RNA负链,接着RNA复制酶和RNA负链进行结合,生成许多RNA片段,新生成的RNA片段和核糖体进行结合生成了病毒的蛋白质结构,最后这些RNA和蛋白质结构进行结合形成新的病毒颗粒。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进而感染新的细胞。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从而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image.png

《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novel coronavirus)的彩色照片

而传播途径就更加简单,被感染者通过打喷嚏、咳嗽等生理现象,将唾液传播到空气中,从而接触到与之距离较近的其他人的黏膜,进而进入到病毒的感染、复制、再感染的反复循环,这就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容易传播的原因;再者感染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无法判断是否感染,而这是感染范围逐渐增大的原因。

但病毒并不是平白无故地“攻击”人类,且人类也不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始宿主。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发表的研究论文——题目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翻译为“引发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显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的序列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引发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可能就是蝙蝠。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几次较大规模的疾病,基本上均与动物有关系,与蝙蝠有关的则更多:

1.亨德拉病毒(Hendra):1994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其宿主是翼足类蝙蝠,当马在被蝙蝠尿液感染的牧场上吃草时,它们就会被感染,并把这种疾病传给照顾它们的人。

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2002年爆发于中国,并在全世界传播,共有8000多例确诊病例,其中近800例死亡。通过研究发现,马蹄蝠是这种病毒的自然宿主,而导致人类感染的则是中间宿主——果子狸和貉。

3.马尔堡病毒(Marburg):该病毒曾多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2004年10月在非洲安哥拉爆发,超过300人病发身亡,该病毒是唯一从蝙蝠身上分离出来的丝状病毒,蝙蝠被认为是其天然宿主。

4.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2012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主要通过人际接触传播,在全球已感染约1200人,其中约450人死亡。研究表明,来自埃及坟墓蝙蝠的病毒DNA的一个小片段与来自首例MERS病人的相应序列是相同的,因此怀疑该蝙蝠是天然宿主,但这一点并没有被证实,反而大多数人类感染病例被追踪到曾与单峰骆驼有密切接触。

5.埃博拉病毒(Ebola):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造成近3万人感染,超过1.1万人死亡。曾有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来源于西非、中非的几种蝙蝠,但科学家至今仍无法从蝙蝠体内分离并获得完整的埃博拉病毒基。

那为什么蝙蝠会成为众多病毒的自然宿主呢?蝙蝠是与恐龙同期的物种,在地球上生活了上千万年,而恐龙灭绝了,蝙蝠却适应环境生存了下来。自然界中的病毒要生存,自然会寻找合适的宿主,而蝙蝠就是理想的对象之一。根据研究发现,蝙蝠携带的病毒已经超过了百余种,它早已进化的“百毒不侵”了。根据科学家对蝙蝠的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研究,发现蝙蝠在携带众多病毒的情况下依然能安然无恙,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它的飞行和免疫系统。作为唯一能飞的哺乳类动物,蝙蝠在进行长时间飞行的时候,身体会产生热量,导致身体温度升高,从而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久而久之它的基因在进化时就出现了变异,免疫系统提高;其次蝙蝠拥有更强的免疫应答系统,能够平衡免疫细胞和病毒之间的关系,使之和平相处,病毒无法破坏它的免疫系统。

为什么蝙蝠携带的病毒会传染给人类呢?有两点,一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同为哺乳类动物,蝙蝠和人类之间的亲缘关系较为亲近,从而为病毒寻找新的宿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蝙蝠所携带的病毒很难直接感染人类,大都都是通过中间宿主,比如不幸被蝙蝠排泄物砸中的果子狸、吃了沾有蝙蝠尿液青草的马等,而人类通过与中间宿主接触,最终将病毒引到了自己身上。

为什么蝙蝠携带有这么多病毒,人类不进行捕杀反而要保护它们呢?对于科学家而言,蝙蝠的研究价值要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蝙蝠的DNA有助于科学家发现长寿的秘诀,它携带病毒的能力有助于在治疗癌症以及免疫系统修复方面取得突破,部分蝙蝠的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质可以有效溶解血栓,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是研究雷达设施的重要参照…

当前疫情情况


从每日通报的确诊人数来看,除湖北省以外,其他省市已连续15日出现了下降趋势。截止至2月21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较20日增加399例,共76392例,疑似病例较20日新增1361例,共5365例,治愈病例较20日新增2394例,共20673例,死亡病例较20日新增109例,共2348例。

image.png

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截止2020年2月21日24点)

image.png

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治愈病例趋势图(截止2020年2月21日24点)

从上图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除湖北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呈现下降趋势,而疫情是否出现了拐点,钟南山院士在2月11日的表示,拐点看来还无法预测,整体疫情将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前可能才会结束。根据国家卫健委每日的通报病例情况来看,随着对病毒认识的加深与研究,人们防护意识的增强,虽目前仍无特效药,但治愈人数逐渐增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或许疫情的拐点将很快出现,而我们也将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病毒防护知识


从最初感染病毒到现在大规模爆发,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之久,人们也从一无所知、毫无畏惧到现在的居家隔离、全面防护,对于如何做好防护,我们首先要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

1.戴口罩。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飞沫或接触感染,如要外出或者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最好是医疗用N95口罩),可以有效阻挡含病毒颗粒的飞沫,减少病毒的感染风险。佩戴时,要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将口、鼻、下颌全部包住,戴口罩时尽量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如口罩变湿或沾到分泌物也要及时更换。

image.png


2.勤洗手。餐前便后、接触垃圾或外出回家后,及时使用洗手液、流动的水洗手、洗鼻,清洗时应做到全面清洁,至少清洗15秒以上。

image.png

3.捂口鼻。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应使用手肘部位进行遮挡,或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哪怕是与普通人交谈也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电影院、网吧、商场、车站、机场、展览馆等。

4.讲卫生。个人和家庭要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室内多通风,经常消毒,勤晒棉被,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

5.食熟食。外出时尽量避免去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不要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野味);生食和熟食应分开处理,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6.勤锻炼。从统计的感染群体来看,中老年人、患有呼吸道系统慢性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比例较高,因此应要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个人免疫力,同时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参考资料

1《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novel coronavirus)的彩色照片。

【2】《Nature》杂志在线刊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发表的研究论文,题目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3】bat coronaviruses trust网站的文章《Bats and viruses》

【4】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5】数据来源: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